衡阳市祁东县白鹤街道帆丰社区的村医唐放,16年一直坚守在基层医疗一线,默默过着乡村医师平凡又艰苦的日子,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之花,被评为“衡阳市最美乡村医生”。
唐放是我校2002届社区医学专业校友,2005年,唐放主动申请回到白鹤街道帆丰社区当一名村医。16年来,村医唐放一个人坚守在此,守护着周边18个村民小组近2000人的生命健康安全,用其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一段“医者仁心”的传奇。
唐放每天都走在乡村崎岖的小路上为乡民们看病
1982年9月,在祁东县白鹤街道百家居委会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一名婴儿呱呱坠地,这名婴儿就是唐放。同大部分婴儿一样,唐放在家人的呵护下慢慢成长,在两岁时,不起眼的发烧却导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,从此左下肢残疾。但他身残志不残,立下了学医的志向。1998年,16岁的唐放来到我校就读社区医学专业,并于2002年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。
毕业后的第三年,唐放选择回到家乡白鹤街道帆丰社区,从此便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。从医十几年,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成为村民们最信任的医生,唐放凭借过硬的本事和端正的品行深受百姓好评。白鹤街道帆丰社区有3000余名乡亲。16年来,社区留守老人越来越多,唐放坚持为乡亲们测体温、量血压、做测试、做体检,日复一日,兢兢业业。唐放为无数村民看过病,由于腿不好,唐放出诊一般骑摩托车,有些地方骑不了车,他便背着药箱,慢慢跋涉,一步一个脚印。
2017年,唐放的女儿突患白血病,让那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。唐放从不会被命运打倒,女儿在治疗了3年后,病情终于基本稳定。在这之后,为了更好地做到为民服务,唐放一直在不断地学习,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库。这些年,唐放给村里许多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。很多村民只要感觉到身体不舒服时就会立马来找唐放,如果他不在,他们会一直等待唐放。“时间久了,可能他们最信任的就是我了吧!”唐放感慨道。
唐放定期上门为乡民们做健康体检
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,面对未知的生与死的考验,唐放从未想过退缩。在没有防护服,口罩也极度紧缺的情况下,唐放秉持着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,无畏无惧冲到抗疫前沿,将从湖北、武汉回来的本村村民一一排查到位,隔着一定的距离,向他们宣讲国家政策及防护知识。为了将由县中医医院熬制的防“新冠肺炎”中药包及时送到湖北返祁人员手中,他不顾天寒地冻,冒着寒风冷雨,骑着摩托车穿行在乡间小道上。一次,由于泥湿路烂,一不小心,摔倒在地,把其中一份从武汉回来人员的中药包摔坏了,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领到手里的那份中药包补上。他的所有付出,村民们全都看在眼里,很多村民都说:“有党和国家的重视,有你们这群医生时时刻刻关心我们,这个疫情肯定会控制,你们辛苦了!”
2020年,唐放荣获衡阳市“最美乡村医生”荣誉称号
在衡阳市2020年“最美乡村医生”评选活动中,唐放荣获“最美乡村医生”荣誉称号。总会有人问唐放,为何选择学医?他总是会耐心地重复他心中的信念:“我是一名因病致残的不幸者,我不想乡亲们再走我的老路,我想让乡亲们健健康康地生活。”正是因为自己淋过雨,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。童年时期的唐放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,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治疗更多的人,让乡亲们永远健健康康。
“唐放同学虽然身有残疾,但他的成绩在我们班上却一直都是靠前的,他各个方面表现都很优秀,还经常获得三好学生的奖项,他非常乐于帮助同学,同学开展活动的时候,他也会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忙,平时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。”唐放在学校就读的1998级社区医学专业139班上的同学周建平如是说。
唐放(左一)与当时的班主任、同学在一起
廖崇美是我校1998级社区医学专业139班的班主任,她现在已是七十岁高龄,但当提起“唐放”这个学生时,廖老师至今印象深刻,她说:“唐放同学在校期间特别乐于助人,虽然身体上有缺陷,但班级组织的各个活动他都有积极参与其中,在运动会时,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赛,但他仍然到场为同学们加油,呐喊助威,照看好同学们放在一边的私人物品。在学习方面同样会保持积极的态度,上课从不迟到早退。”
唐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校“树木树人,济世济民”的校训,是我校培养的优秀医护人员的典范,医学院党支部书记刘淑春介绍说:“学校一直用南丁格尔的精神来影响教育历代学子,积极开展文化育人特色项目,通过健康教育体系(N)、融入式教育(I)、文化引领体系(C)、生态服务体系(E)组成的‘三位一体’育人工程,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我们还会组织学生去社区或者贫困地区开展一些义诊活动,进行健康宣教,让他们学会积极帮助他人、服务他人,实现自我价值。”
(宣传统战部 伍婷婷 融媒体中心 田广)
(责编 肖明)